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主权维护
主题简介
主权(Sovereignty)是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排他性政治权力,是国家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基础,也是对外独立自主的重要保证。作为一个国际法律概念,主权基于国内法律和国际社会的相互承认,是“国家”概念的源头。正是由于主权的至高无上特征,侵犯主权是对任何一国都无法容忍的挑衅。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在一些议题中出现了“主权让渡”的现象,但对于领土、国家荣誉等议题而言,主权仍是国际关系中的最重要概念。
相关研究者
中美大交易,台湾当筹码?
归宿 | 2017-02-16
台湾的前途命运取决于中国大陆的战略目标。
领土谈判如何快速达成协定?
张友浪 | 2016-05-11
1960年,中缅签订边界协定;1962年,中国与朝鲜、蒙古相继签订边界条约;1963年,中国又与巴基斯坦、阿富汗达成边界协定。当时中国为何能与邻国就领土边界快速达成协议?
热点解读 | 当我们谈论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宿亮 | 2014-10-27
如果说比利时政府缺席在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中可以一笑而过、苏格兰独立公投在英国政治中紧张却不致命,那么加泰罗尼亚之于西班牙则是欧洲严肃的政治话题。是经济危机迫使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势强?还是更为厚重的历史政治博弈导致加泰罗尼亚变成“死结”?
南海问题美国给中国的启示: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
归宿 | 2014-10-02
南海问题关系到领土和主权,但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和地区环境背景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者应摒弃简单的“软”、“硬”之争,聚焦于趋利避害,实现利益最大化。
热点解读 | 苏格兰独立公投:2014年的英国之殇
特约作者 | 2014-09-12
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两个王国联合算起,三个世纪多的岁月,未能泯灭电影《勇敢的心》所昭示的苏格兰独立自主的愿望。这一现象,对西方民族-国家(nation-state)建构的历史和国家-民族(state-nation)认同的进程,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野和思考空间,有益于深化世人对民族问题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等特性的认识。
南海问题:三大争议,三种双赢解法
周航 | 2014-07-09
尽管中国与其他南海国家在区域一体化、资源利用以及安全利益保障方面均存在利益汇合点,但是由于大家都采取“非输即赢”的冲突解决机制,以致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尚未见曙光。
香港和澳门不同在哪里?
韩笑 | 2014-07-07
中英谈判、《基本法》起草以及立法局改革等事件构成了香港人的政治启蒙,而起步较晚的葡萄牙民主化进程和相对较低的教育程度使澳门的本土意识和政治觉醒并不成熟。
中越南海问题博弈的安全困境
刘冬舒 | 2014-06-17
越南和东盟国家越发担心中国试图建立一个由中国控制的东亚共同繁荣机制来控制南海问题。因此,越南和东盟试图通过引入美国的力量达成战略平衡。
回到开头
不限专题
所有作者
全部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