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政企关系
主题简介
政企关系是当代中国政府经济管理面临的一对基本关系,在不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中国,由于长期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政企关系模式往往是政企不分,特别是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政府不仅做了市场的管理者,更成了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在全面推动经济改革的时代,政企关系的走向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者
腐败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小企业有苦难言,大企业笑而不语……
马亮 | 2017-12-13
腐败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还是抑制经济增长的“毒瘤”?研究显示,行业内大企业的严重腐败,令中小企业难以健康发展;而中国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运动,切断了腐败大企业同政府的联系,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
美国式“权钱交易”
张友浪 | 2017-06-08
美国上市企业对游说活动的投入越大,股票收益越高,其背后潜藏着各类官商勾结活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如何与政策开展博弈?
特约作者 | 2017-05-11
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把企业政治活动定义为一种通过非市场行为影响政府政策的策略。最近,学者提出,市场行为也可以作为企业政治活动,来影响公共政策。
政府下放国企是“远距离恋爱”惹的祸?
马亮 | 2017-03-06
远距离恋爱是恋人们的一道坎,对中央政府和国有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它们之间的“分手”很多时候也是远距离造成的:因为很难掌握这些企业的具体信息,中央政府会把距离较远的国有企业下放。
污染企业的选址:如何做到损人利己?
张友浪 | 2017-03-02
地方政府让污染企业在下风向的边界设厂,产生的污染气体则顺风飘到相邻地区。这样,经济利益自己拿,而环境污染的锅却让邻居来背。
政企关系:先天还是后天?
马亮 | 2017-02-05
聘请卸任官员担任董事长,还是把董事长捧成人大代表?两种来源不同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的作用截然不同。
前轮公益,后轮盈利——“网约自行车”背后的政企博弈
谭宏泽 | 2017-01-12
如果我们回归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那么,一切服务于民众需求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算是政府职能的延续。面对新兴事物,政府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警惕、排斥或者戒备,而是应该迅速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扬长避短地将其融入整个社会运作体系之中,满足民众需求。
裙带资本主义:一切都是体制问题
邵立 | 2016-11-16
“体制问题”导致的一个问题。
回到开头
不限专题
所有作者
全部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