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中日关系
主题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后到1945年二战结束前,中日两国间发生了多次军事冲突及全面战争,这段历史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绝不止于此,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之下,两国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爱恨情仇”。
相关研究者
尹月 | 2016-04-24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日本,大约居住着65万名中国人。由于住宅陈旧简陋、语言交流存在障碍、防灾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的隔阂,他们与其他138万旅日外国人一起在地震中承受着远高出日本国民的死亡/失踪率和严重的恐慌心理,被归为和老人、残障人士一样脆弱无力的“灾害弱者”。
尹月 | 2015-10-05
来自学界、媒体、普通民众,乃至执政联盟公明党的反对都无法磨灭安倍动摇和平宪法根基,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政治夙愿,而自民党在国会拥有的大片席位一次次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
马亮 | 2014-12-14
设立了爱国教育基地、且总人口、流动人口和在校大学生等较多的城市,更容易爆发反日游行活动。由于地方官员的维稳需求,少数民族人口和“蚁族”群体都较多的城市,较少爆发示威抗议。
尹月 | 2014-10-22
从南京大屠杀事件到钓鱼岛主权争端,相关网页商业化气息渐显,形式趋于多样,也为网民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不过,这一切仍然在政府的强势掌控之中。
回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