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杨鸣宇 | 2016-09-21
“邻避问题”作为一个不严谨的概念,把一类行为的原因描述得过于简单粗暴,从而让人们忽视了问题本质。“邻避问题”所涉及到的原因远比早期研究中描述的“在地”和“非理性”复杂。它其实是包含了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和对相关机构的信任等因素。
杨鸣宇 | 2016-08-26
一方面,人们认为社会不公情况严重,渴望政府通过打击腐败进行改善。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显示出对腐败颇具弹性的容忍的态度,这反过来抵消了政府打击腐败的努力。
我给决策者支招系列之:政策要获社会支持,社会组织得“露脸”才行
杨鸣宇 | 2016-07-20
以前,政府喜欢闭门决策,民意得不到反映,政策支持度也不高;后来,政策过程越来越多元,社会组织出现在政府机构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是好事吗?
杨鸣宇 | 2016-07-19
像奥巴马这样的最高政府决策者,每天都被大量信息轰炸,他们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而且很可能是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筛选出有用的决策信息?
回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