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于灵歌 | 2014-04-25
独立纪录片相当于一种“独立媒体”,更有可能建构开放的对话空间,对主流媒体的官方意识形态做出批判。在与主流媒体、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独立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形塑着公民的身份观念,日益推动着中国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与转型。
于灵歌 | 2014-01-26
“打口的一代正在消失,中国在变化,青年在老去,市场在蔓延,狂想、誓言、诗歌甚至自杀的冲动都被积攒起来的财产压到了箱底……我们带着残缺的歌声,踩过方便面纸箱、穿破的Alchemy牌T-shirt和第一个被扔掉的避孕套,再次上路了。”
于灵歌 | 2014-01-02
历史认知如何影响当下与未来的外交偏好?研究发现,中、韩大学生越是在历史问题上感到“受伤”,就越容易对现状感到不安,倾向于强硬的对外政策;而日本大学生对本国侵略历史造成的伤害认识越深,其外交偏好就越平和。
于灵歌 | 2013-12-10
资本家退出与强权的介入,国家分配印刷材料从而控制出版,以及官方管理报业的计划协调组织,共同形成了上海报业格局中政权取代资本进行统治的权力结构。这一结构使得共产党建政后上海报业能够顺利地、少有抵抗地完成国有化转制。
于灵歌 | 2013-10-29
相较于建国初期党支书担任农村“一把手”的情况,村委会主任越来越多地能够与村支书分享权力。二者权力地位的高低主要受到乡镇政府、村民的影响,以及委任和选举的过程是否正义。
于灵歌 | 2013-09-19
尽管近十年来经济增长迅速的中国享有较高民意支持,但不同于西方民主政治中基于“民意授权”的合法性模式,中国政体目前依赖于绩效合法性、尤其是政治绩效越来越关键的模式下,在面对民主政治改革失败的风险时仍然相对脆弱。
于灵歌 | 2013-05-10
自然灾害之后的社会秩序恢复工作中,“跨国互助”理应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跨国互助背后不可避免地与各国自身的政治动机与利益相关,现实政治、社会环境常常为国际救援工作增加阻力,甚至导致救援被受灾国拒绝。
于灵歌 | 2013-03-08
通过对1949-2007年间国务院机构变迁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1949-2007年间国务院机构变迁逻辑:运动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驱动、政府-市场关系和政府-社会关系双重维度的调整,从而为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提供理论和历史的借鉴。
回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