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导航
展开导航
人性之恶还是人性之脆弱: 德国人、以色列人和波兰人怎样认识犹太人大屠杀?
尹月 | 2018-05-17
汉娜・阿伦特提出的“恶之平庸”、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这类关于犹太人大屠杀发生原因的假说,在德国受访者中得到了较多支持。研究者认为,“路西法效应”提供了一种“舒心的解释”,能鼓励德国人直面过去;但同时也庇护他们,免于对历史的坦诚思考。
尹月 | 2017-07-03
“女性不熟谙定量方法——女政治学者论文发表希望渺茫——女政治学者难以在学界生存——政治学性别多元化程度降低——定量方法一统天下”。一条死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尹月 | 2016-09-02
日本年轻人疏远政治选举,并非因为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他们只是灰心丧气不想投票、制度所限不能投票、或者因缺乏政治教育而没有必要的常识罢了。
尹月 | 2016-05-28
71年前,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加速了日本停战。然而无论何时,都不会有人认同那次核爆的正义性。今天,悲剧已经远去,但创伤不会消失。当代日本人会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呢?
尹月 | 2016-04-24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日本,大约居住着65万名中国人。由于住宅陈旧简陋、语言交流存在障碍、防灾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的隔阂,他们与其他138万旅日外国人一起在地震中承受着远高出日本国民的死亡/失踪率和严重的恐慌心理,被归为和老人、残障人士一样脆弱无力的“灾害弱者”。
尹月 | 2016-04-08
大多数台湾人之所以不强烈排斥 “中国人” 这一身份认同,主要还是源于两岸切不断的同源文化。当政治、地理环境等外生因素不断把台湾推离大陆时,民族文化这一内生因素却在起着反作用。
回到开头